3月25日,全國首張外籍人士電子預防接種證持有者——常駐浙江義烏的也門商人馬萬(MARWAN)與一歲多的女兒。金家明 攝
外籍人士電子預防接種證是浙江省疾控中心在浙江省疾控局指導下,聯合義烏市疾控中心開發(fā)而成,填補了浙江外籍人士免疫服務數字化管理的空白,回應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交往需求。
義烏作為中國聯通全球的商貿樞紐城市,居住著來自10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的約2.9萬名外籍人士。此前,一些外籍人士在該市接受預防接種服務時,存在因交流不暢需要翻譯人員陪同、一人擁有多本紙質接種證等情況。
從今天起,獲得外籍人士電子預防接種證的外籍人士可通過浙江省政務服務平臺“浙里辦”APP,使用“浙里接種”線上服務應用,包括掌上查詢、線上預約、入學入托查驗,同時聯動線下取號、問詢、登記、接種、留觀的全過程伴隨式一體化服務,提升了外籍人士預防接種服務的均等同質性、安全性和便捷性。
3月25日,在浙江義烏發(fā)放的全國首張外籍人士電子預防接種證。金家明 攝
2019年起,浙江省依托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等技術持續(xù)推動免疫規(guī)劃數字化轉型;2022年6月依托“浙里辦”App在該省嘉興市嘉善縣發(fā)布全國首張電子預防接種證,實現了傳統(tǒng)紙質證向數字證書的轉變;2024年還創(chuàng)新發(fā)布“七碼合一”疫苗身份證,建設智慧服務預防接種門診。
據悉,外籍人士電子預防接種證申領業(yè)務在義烏探索成功后,將向浙江全省各縣(市、區(qū))推廣,助力該省構建更具韌性和廣度的免疫規(guī)劃健康屏障。
常駐浙江義烏的也門商人馬萬(MARWAN)為一歲多的女兒申領到全國首張外籍人士電子預防接種證。以后我可以通過手機查看孩子的預防接種信息,也
3月26日,中部地區(qū)首座以汽車工業(yè)文化為主題的綜合性博物館——東風
從三線建設時期點亮山城的“馬燈精神”,到展現中國智造、代表中國
21日是世界睡眠日。當天,上海三甲婦產科醫(yī)院中首個中醫(yī)睡眠門診在中國福利會國際和平婦幼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國際和平婦幼保健
你每天的睡眠時間有多久?最新發(fā)布的一份調查顯示,我國成人夜間平均睡眠不足7小時,36-45歲中年人的夜間睡眠時長最短,平均僅有6小時44分
3月21日世界睡眠日當天,2025每天早睡一小時公益活動在浙江杭州啟動。活動以共享健康與世界同步好眠為主題,邀請國際青年、中外專家等共論
我們這些天天大腦高速運轉的人,就怕失眠之后第二天頭疼、萎靡不振影響工作,這個能緩解熬夜癥狀的‘黑科技’我就很感興趣。3月2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中國睡眠日的主題是睡眠健康 優(yōu)先之選。中國睡眠研究會昨天發(fā)布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人群夜間平均睡眠時
就診量從每天的20至30人次增加到100人次左右,網上掛號預約排到一周以后,臨時增加了周末兩天的上午門診。甘肅省第二人民醫(yī)院減重門診醫(yī)生
中午一碗刀削面,下午就犯困,年輕人說叫‘暈碳’。23日,山西太原32歲的程序員郭陽向記者展示自己的體檢報告:身高1 78米,體重